第186章 杭州 2-《我祖父是朱元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登记的田地数目少,可缴纳的赋税却是一样的多。
    能没猫腻吗?
    瞬间,苏州知府李玉嘉赶紧起身,忙开口。
    “回钦差大人”
    “一口一个钦差大人,你不觉得啰嗦?”李至刚忽然打断他。
    李玉嘉一愣,然后福灵心至,“李部堂!”
    “嗯!”李至刚这才满意的点点头,“你继续说!”
    “部堂,户部每年定的粮税都是死数,每年都是二百八十万九千多石还不算棉布和丝绸等。”
    李玉嘉继续说道,“谁敢少分毫呀!不但不可能少,而且为了避免损耗,还要多多准备,多多益善”
    忽然,他猛的警醒,有些不敢再说了。
    偷偷看去,李至刚果然用一种戏谑的目光看着他。
    “登记的田亩数字不够,但是粮税不能少而且还要多多益善那本部堂问你”李至刚笑道,“那些赋税皇粮,你从哪变出来的?”
    “这”李玉嘉额上冷汗直冒,站都站不稳了。
    哪变出来的?自然是从百姓身上搜刮出来的!自然是各种手段巧取豪夺而来!
    多多益善的背后,是无数百姓的血汗,更是无数贪官的欢颜!
    李至刚眼神一转,落在湖州府台许恩铭的身上。
    “许府!”
    “卑卑职在!”许恩铭怯懦的起身。
    “湖州府的田册也比户部黄册少了三成。”李至刚又道,“你怎么说?”
    “卑职”
    屋内寂静无声,许恩铭茫然无助。
    “你告诉本部堂,到底是户部的黄册错了,还是你们地方的田册有误呢?”李至刚盯着他的眼睛。
    “卑职卑职?”他连续两声都说不出话来。
    “湖州府产生丝绢布!”李至刚又冷笑道,“每年的粮税是允许百姓用生丝和绢布代替一部分粮食的!可本部堂看了近三年以来,户部的账册。”
    “你们湖州府的税,都是粮,没有生丝和绢布!为何?”说着,李至刚陡然加重语气,面容不善,“湖州产粮的地少,哪有那么多粮?百姓纳粮时候代粮食而缴的生丝和绢布,哪里去了?”
    扑通!
    许恩铭再也站不住,直接软倒。
    这里面的猫腻明眼人一望便知,生丝和绢布都是紧俏货,比粮食值钱多了。
    官绅们代朝廷征粮,百姓手里的生丝和绢布自然是按照最低价抵偿,然后他们一转手换成粮食就是十倍的利润。
    至于哪来的粮食?官仓里不是有的是沉粮旧粮吗?
    “部堂大人”许恩铭倒在地上,哭腔道,“请饶卑职一命!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