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1章 太监可以干事-《我祖父是朱元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新都,直面三北。
    但其中威胁最大的,是东北。
    而东北不彻底安定,何敢称天下太平?
    无东北,中国只有半壁!
    ~~
    你说那是一片生存环境恶劣的不毛之地?
    你说那是一群连文字都没有的野人靠渔猎生息?
    你说大军长驱直入就可以犁庭扫穴?
    就是那片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的土地上,诞生了拓跋鲜卑...沿着大兴安岭西在阴山建立强盛的北朝,北朝又孕育了出了隋和唐....
    而在同时期,渤海高句丽等政权,亦在东北建立,且一度成为中原的威胁。
    要不然,隋炀帝是脑子有问题,一辈子非要跟高句丽过不去。
    那李世民李治爷俩也是脑子有病?
    再往后,契丹人在东北崛起,建了辽。
    辽之后是金...
    金之后兴起的蒙古。
    统一蒙古的成吉思汗部,其先祖亦是在大兴安岭渔猎,而后才在漠北崛起。
    而大元统治天下的过程中,昔日的敌人契丹人和女真人,又成了他们最可靠的帮手。
    而后崛起的后金,  统治中国的大清,蒙古人又成了他们最亲密的盟友!
    历史上的大明不知道东北的重要性吗?
    知道,但是他们懒得管,不想管,到了后期就是管不了。
    准确的说,他们似乎就没把这些地方当成自己真正的疆域,更没把这些地方的人,当成自己的子民。
    就以朱棣为例,他既决定迁都,当然知道东北之重。
    好比当时的朝鲜一边称臣,一边占领女真人的土地。
    女真人跟朱棣告状。大哥,棒子欺负我!
    朱棣不但不管还很大方,“朝鲜之地,亦朕度内,朕何争焉?”
    都是朕的土地,谁占着不是一样?
    以当时来看,似乎也没错。
    但朱棣真就天真的以为,朝鲜称臣了,他们的土地也都是朕的吗?朝鲜就是大明一部分吗?
    核心就在于用外有强敌北元之时,对周边的小弟要给点好处....
    而且那块地方,对我大明来说没什么吸引力。
    但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...
    大明你说是我大哥,但我挨揍了让人抢了庄稼你不帮我。
    同时产生一个结果...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