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说完,荆舒背负双手,径直离开,像刚打开的宫门行去。 “这老东西,肯定有事瞒着我们。” “就是,我们向来都是支持他的,哪一次不是力挺他。现在到和我们打起哑谜了。” “我觉得,看左相大人的态度,此事应该和咱们这边牵涉不大,没必要太放在心上。由着他们闹吧!” “就是,再不济,咱们先别参与其中,到时候看左相大人的态度,我们在决定向哪一方开火也不迟吗!” “是极是极,刘大人果然高见。” …… 文武分两班列与两侧。 大周的武将凋零,在朝会时,基本上是没什么存在感的,如今位高权重的武将,都资历太低,且没有什么大的功绩傍身,是以虽身居高位,但心底都有些虚。 就拿之前那‘圣王’扯旗造反,短短数年便造就好大阵势,军方这边派了多少大将,最后不都无济于事?实在是久经战阵,有统兵之才的实在太少。 要不是最后那‘圣王’自己作死,皇甫极出手了结了他,还不知要闹出多大乱子呢? 是以自从大柱国谢毅被杀,那一系真正的军方支柱被彻底清洗之后,军方就已经没了多少话语权。在朝会之时,从来都只是打酱油罢了。 至于这方列班的文臣们。 宫门外时,双方摩拳擦掌,像是要大干一场不可,谁知进了殿,却都开始偃旗息鼓。 一方不发难,另一方已经做好防御的,也都有些摸不着头脑,不知对方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。一时间竟陷入尴尬之中,看着好像都是虎视眈眈的两方人马,却是没有一个人出来开第一炮。 周王端坐在最高的那座象征大周王权的鎏金椅子之上。他也能感受到气氛有些不大对劲,但却无一人出列奏闻。于是便隐晦的的向站在百官首位的荆舒递过去一个眼神,但荆舒却好似没看见一样,毫无反应。 周王只好作罢,看了眼旁边的太监。那公公便上前宣道:“有事启奏,无事退朝。” 没想到,底下依然没有动静。周王觉得可能是自己想多了,便准备起身退朝。此时,他还真怕严家再跟他闹。 就在这时,站在百官首位的左相荆舒出了列,一礼道:“启禀陛下,老臣有话要说。” 周王被这突如其来的奏对差点闪到腰。只能将刚刚离开位子的屁股又落了回去。眼里尽是责怪之意。暗道:这老东西今天究竟怎么回事,一惊一乍的。 “荆爱卿有何事要奏?”不高兴归不高兴,但周王说话的语气中还是满怀对老臣的亲近。 荆舒面色郑重,又是一礼,然后说道:“陛下,京城近些时日连连有重案发生,虽有镇妖司最后都查清案件,将元凶首恶绳之于法。但老臣觉得,京兆府的治安实在不敢恭维。老臣要在这里参那京兆府尹一本。此责他难逃。” 大殿之上静的可怕,接着便是窃窃私语。大都在奇怪左相荆舒的举动究竟有何深意。 接着,一道身影狼狈的出列,趴在了地上:“微臣有罪,都是微臣管理不善,还请陛下责罚。” 第(2/3)页